理解和掌握常用字词,对于小学生打好语文基础至关重要。陈敏发现,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中,存在一些“字面普通但义别”类字词,很容易被教材编者和教师忽视。她以“走、来、涕”为例,探讨其语义演变及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,挖掘此类字词的教学价值。请看——
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。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中,存在一些“字面普通但义别”类字词,值得教师多加关注。
王力先生在《古代汉语常识》一书中说:“我们读古代汉语,不怕陌生的字,而怕熟字。对于陌生的字,我们可以查字典来解决;至于熟字,我们就容易忽略过去,似懂非懂,容易弄错。”本文所说的“字面普通而义别”类字词,就是这样的“熟字”,指的是看上去普通常用,但本义与现在的常用义有所区别;或古今意思差别不大,但经历过转变的一类字词。近人张相在《诗词曲语辞汇释·叙言》中指出:“其字面生涩而晦,及字面普通而义别者,则皆在探讨之列。”然而,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,此类字词很容易被教材编者和教师忽视,使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,出现误解。笔者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中的“走、来、涕”为例,探究其语义转变,并提出教学建议。
“走”的语义变化
“走”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中的常见字。如三年级下册文言短文《守株待兔》中有“兔走触株”,四年级上册文言短文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中有“诸儿竞走取之”,四年级下册古诗《宿新市徐公店》中有“儿童急走追黄蝶”,六年级下册古诗《马诗》中有“快走踏清秋”,这些“走”字都为跑义。但一年级下册古诗《画鸡》中,“满身雪白走将来”的“走”很明显是步行的意思。如果教师不为学生解释清楚“走”的字义演变过程,学生就会一知半解,影响对作品的理解。
从字形看,“走”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甩开双臂奔跑的样子;金文字形加了意符“止”(脚),突出跑动的特点。“走”是会意字,其本义为跑,“逃走、走马观花、奔走相告”等词语中的“走”均保留跑这一意义。那么,“走”是如何由跑义变成今天的步行义?这种演变发生在何时?浙江大学汪维辉教授在《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》中指出,“走”的行走义自晚唐零星出现,直至元代,用例并不多见。也就是说,晚唐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“走”表示跑的词义重心十分稳定。但到元末明初的《水浒传》,仅20回内容中,“走”表行走义的用例就超过了“行”,“走”字词义重心已由表跑义转向表行走义。从明初发展至明代中叶,“走”字表行走义的用法更趋成熟,甚至已基本替换“行”字,成为表达步行义的基本词。据汪教授研究,“从明末清初《醒世姻缘传》的进一步调查来看,这种替换是较为彻底的”。不仅《醒世姻缘传》,明清很多白话小说中,“走”就是表步行义。
教师了解了“走”的语义演变过程和大致的时间节点,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辨析教材古诗文中“走”的释义。《守株待兔》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《宿新市徐公店》《马诗》这四篇课文均为明代以前的作品,因此“走”都表跑义;唐寅的《画鸡》则是明代的作品,因此“走”为步行义。此外,《守株待兔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2篇文言文,对于文中的“走”字,学生了解得不多。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或图片展示“走”字的字形和字义演变过程,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深刻记忆,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。
“来”的助词用法
一年级下册编选了古诗《春晓》,“夜来风雨声”一句中“夜来”的“来”如何释义?针对这一问题,笔者曾对本校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的152位在读本科生作了调研。大部分学生将“夜来”合并释义,有的释作“夜晚”,有的释作“夜间传来”,但几乎所有学生都不能正确解释“夜来”的“来”字。这提醒我们,“来”虽普通常见,但也可能成为教学的“绊脚石”。
据蒋绍愚先生《唐诗语言研究》考证,“夜来”的“来”是名词词尾,可以放在名词、形容词后面,构成表时间的词语。他在这本书中列举了多个例子,笔者引几例如下:
夜来城外一尺雪,晓驾炭车辗冰辙。(白居易《卖炭翁》)夜来:夜间。
何处秋风至,萧萧送雁群。朝来入庭树,孤客最先闻。(刘禹锡《秋风引》)朝来:早晨。
海畔尖山似剑铓,秋来处处割愁肠。(柳宗元《与浩初上人同看山》)秋来:秋天。
小来习性懒,晚节慵转剧。(杜甫《送李校书》)小来:小时候。
在《汉语大字典》(第2版)中,“来”的第12个义项为“表某段时间”,其中也举了诗句“小来习性懒”作为例证。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语文教师解决小学古诗文教学中“来”的释义问题。如三年级下册古诗《滁州西涧》中有“春潮带雨晚来急”,五年级上册古诗《山居秋暝》中有“天气晚来秋”,这两句诗中的“晚来”同“夜来风雨声”中的“夜来”一样,都表示夜晚;三年级下册古诗《忆江南》中有“春来江水绿如蓝”,“春来”与上引例子中的“秋来”构词方式一致,因此可解释为“春天”。这些诗句中,“来”都是词尾,不用解释。
“涕”的眼泪义项
五年级下册古诗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中有“初闻涕泪满衣裳”,六年级下册古诗《迢迢牵牛星》中有“终日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”。对这两处诗句中的“涕”字,课文均未给予注释。虽然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7版)中,“涕”有“眼泪”和“鼻涕”两个义项,但日常口语中,人们常常使用“涕”来表示鼻涕。如果教师不进行讲解,小学生很容易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“涕”字,认为“涕泪”是指“鼻涕和眼泪”。其实,这两处“涕”都是指眼泪。
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中说“涕,泣也”,“涕”最初就是指眼泪。王凤阳先生在《古辞辨》一书中,对“涕、泣、泪、洟、泗”进行了辨析。简单来说,上古时,“涕”指眼泪或掉眼泪,与鼻涕无关;“泗”和“洟”是鼻涕的专称。此时,“涕”的同义词是“泣”而不是“泪”。“泪(淚)”在六朝以前不作眼泪解,而是形容急流。“泪”作眼泪解,字书中最早见于《广韵》“泪,目液也”。也就是说,“泪”的眼泪义是后来产生的。王力先生的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第4版)中,也对“涕、泗、泪”进行了区分:“古代一般‘涕’指眼泪,‘泗’指鼻涕。后来‘泪’代替了‘涕’,‘涕’代替了‘泗’,而‘泗’一般不用了。”综上,在古代汉语中,“涕”通常为眼泪义。且在古代文献中,“涕泪”经常连用,表示眼泪。
回到诗句“初闻涕泪满衣裳”,可知“涕”和“泪”为同义并举,因此应解释为“眼泪”。教学这首诗时,教师需要增加对“涕泪”一词的解释,让学生了解“涕、泪”等字的意义演变,明白其中的细微差别。
通过对“走、来、涕”三个“字面普通但义别”类字词的阐释,及其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,我们能够感受到此类字词所具有的教学价值。正如黄灵庚先生在《训诂学与语文教学》一书中所说:“在古代汉语三大要素中,学生对词语的意义,特别是对古代常用词语的意义了解甚少,因此阻碍了对古文内容的正确把握。语文教师讲授文言文的侧重点,应该放在课文中古代常用词语的常用意义上。”
在笔者看来,小学语文课堂上此类字词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主要有三:一是这些字词仍活跃在现代汉语语境中,教学时容易以今律古;二是教材编者认为其是常用字词,可以不作注释,教学用书中也较少涉及;三是一线教师关注不够,且所掌握资料较少,难以进行拓展教学。笔者希望语文教育者能够关注这一语言现象,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,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