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被来华旅游的外国网红带火的“city不city”成为网络流行语。
得益于我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,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华旅游,带动了外语导游需求大幅增加,其中一些英语之外的外语导游更是稀缺。
近半年来,入境游市场的持续回暖,使得多个语种的导游短缺态势越发明显。一些曾经转行的导游开始重返带团一线 。
今年7月,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,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.5万人次,同比增长152.7%。其中,通过免签入境854.2万人次,占比52%,同比增长190.1%。国家移民管理局预计,今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的热度将持续升温 。
上海某旅游集团总经理助理周恒永表示:“我们集团英语导游的日薪水平约为500元至700元,小语种导游的收入相对高一些,约为每天800元至1000元。 ”
目前,多家旅行社都看好未来入境游市场的巨大潜力,纷纷加大业务调整和布局。以上海一家旅游企业为例,公司全部专职导游共计100人左右,其中外语导游约占三分之一。为应对当前外语导游短缺情况、适应新的市场变化,公司一方面与当地旅游行业协会下属的导游服务中心合作,借用有经验的导游,以解燃眉之急;另一方面,还和一些旅游专科学校加强沟通交流,招募、培养一些更年轻、技能更强的多语种导游。
近半年来,一个又一个中国入境旅游政策措施相继出台。自去年11月我国对挪威公民实施72/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至今,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适用范围已扩大至54个国家 。
跟外国游客一起出现的,还有外网上关于“China Travel”(中国旅行)的流量热潮。视频中,这些外国背包客们,今天在北京簋街排号等着吃烧烤,明天在上海外滩坐地铁,隔几天又在重庆打卡8D魔幻城市,甚至创造了一句英式中文“city不city”,演绎成为城市化、洋气、新颖、刺激的形容词。恰如这新词所透露的信息,外国游客旅行视频中的“流量密码”,显示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。让人挑花了眼的商超早市、便宜高效的地铁公交、24小时随叫随到的外卖美食……这些让外国游客赞不绝口的“震惊”,不过是中国民众习以为常的生活。
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不仅是一张展示中国形象的名片,也是拉动旅游消费,带动相关产业繁荣发展的助推器。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,中国入境游迎来良性循环,驶入发展快车道。
今年4月,人民银行、文旅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,要求重点文旅场所实现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,同时保障能够用现金支付兜底。相关商业平台也在加紧布局,携程国际版Trip.com联合国内2000多家景区开通在线购票服务,并在八达岭长城、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近30家景区落地国际版售票机,支持境外游客多语言、多种支付方式购票。
来源:中国经济网微信综合经济日报(作者佘颖)、央视财经、广州日报微信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