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立秋。
天气虽然还有些燥热,但已经凉风也开始慢慢转入。
关于“立秋”自来有句话:
立秋有雨样样收,立秋无雨人人忧。
是说立秋这一天如果下雨,那农作物的收成就会很好。
因为立秋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,雨水的充沛,可以促使作物快速生长,以获得大丰收。
相反,如果立秋这天是晴天,没有雨水降临,那作物的生长也会因缺水受阻。
所以,自来,人对“天雨的润泽”是无比期盼的。
人如果能应“天时”而作,则往往可以获得吉祥的。
于是,神明传汉字,也把“人在雨中”的意象,化成一个汉字。
就是“需”。
01
需
而对于我们,能很清晰的知道自己的需求,找到实现需求的途径,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。
这样的智慧,其实我们本可以从“需”字中找到一二。
今天,就来聊聊这个字。
需,从甲骨文看,是一个人在雨中的形象。
用“雨中人”表达了“需”的内涵和人对雨的渴望、需求和等待。
需中有雨,是因为对万物来讲,雨、水是生命之源,是生命的所需。
雨、水可以滋养万物,使之生根于大地,万物得以生长。
当然,从另一个维度讲,“需”中有“雨”还给人指出一条真正选择“需求”“必需”的路。
当重新回看雨这个字。
我们会发现雨有几个特征:
1、雨来自天上;
2、雨可循环。
我们真正需求的东西必然是能让生命生生不息,也必然能与天地循环归于一体。
这样的东西有什么属性呢?
必然是最初造物的杰作,就是上天给人的,因为这是最适合人生命本身的,也是可以实现永续循环的。
非人力所能比拟。
02
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
虽然我们现代人经常提到改造自然,但当时光流逝,我们会看到这样思维下的一个结果。
对于天地,各有属性。
天道显于地势,则万物在地有序,各有高低,各有其位,各有其能。
人如果能识天意,顺天地之势而生活,则往往会安居和顺。
反之,则并不长久。
这涉及种种了。
当回看古人的生活方式,从现在的角度看好像并没有什么高科技,似乎很落后的样子,但是却蕴含巨大的智慧:
是让生活进入一种“顺天而行”“生生不息”的永续之中。
其实不是古人没有办法达到一种高科技,是古人没有选择这样一条路。
伴随出土文物和地上建筑的研究,很多时候,我们会惊然发现,古人在造物上的智慧是非常大的,现代人都难以复刻。
只是我们的先祖选择了走另一条路:
有的人放弃了对物欲的追逐,在物质上只是适度就好,而希望能得到精神上的高度提升。
这就是两条路了。
再举个简单例子:
比起现在的围湖造陆,平淀造城,截江造坝,填海造市的方式,古人选择另一种方式,他们更懂得顺势而行,应天而建,乘势利导,譬如郭守敬建北京城,譬如,李冰父子建都江堰。
这是对待自己生命需求,两种不同的思维。
这两种不同的思维建立在对生命、人体、宇宙不同的理解之上。
03
传统的宇宙观与生命观
古人对生命的理解,不仅看到了我们生命的肉体,还看到了精神的存在。并且认为精神和肉体本身就是一体,是相互作用和影响。
所以有句俗话讲,七分精神三份病。
所以,古人对“养生”的概念,不是现在医学意义上的养生,是更宏大的,涵养生命的概念。
他们认为涵养生命最好的方式,就是修养自己身心。
所以,我们会发现,自来我们的文化是“佛道儒”交融的文化,自古各行各业历史上留名的人物与此都有很深的渊源,与“修行”也有很深的渊源。
只是我们现在不提了。
因为这就是古人的“养生”方式。
以“修心”来“养身,养生”,以达到“身神合一”。
我们现代对于人的认知和感受,大部分停留在肉体上,所以,会用“物质追求”满足肉体欲求,而往往会忽略精神的部分。
即使意识到,也往往是割裂的表达:
陷入“唯物”和“唯心”的学术争论中去了。
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下,人往往就慢慢身心分离,陷入生命割裂。
在“唯物”主导下,被欲望驱使,慢慢忘记了自己的本来样子,也忘记中生命中真正“所需”的部分。
当我们回看“需”这个字的时候,那个“天雨”实际上是提醒我们:
需是回归生命本来“与天地相接”的样子。
不仅仅是肉体的,是肉体与精神同在的。
不仅我们的肉体需要天雨的滋润,我们的精神更需要。
当然,古人对天地万物理解也与我们现代人不同。
面对物,我们现在人更多是割裂的看待,认为只是一个放在那里的“客观存在”。
其实,这样的“客观”本身就不“客观”了。
古人认为万物有灵,而且物与周遭环境是一个整体,而天地人物也是一个整体。
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换句话说,这个宇宙是全息的,局部反应整体,整体反应局部。
每一个局部既是整体,也是整体的一部分。
自上而下一一对应。
每一个地方的扰动都会相应牵扯层层自上而下的因素。
譬如一条江,中间的截断,不仅仅是这个局部地区地势的改变。
如果把一条江看做一个生命体:
江的截断是一个生命体被腰斩。
那对应他生命的每个器官都会发生改变,而与这个江有关系的又是一个大的生命体,进而也会层层延伸出去,发生改变。
所以,我们会看到江的腰斩会让山川地势、草木鸟兽、气候、人都会随之改变。
当然这样的效应会延后,但总会出现,我们最终会慢慢看到这样的延至效应。
当然,这不是今天我们聊的话题,有机会可以展开来说说,当我们回归传统的思维时,再看身边很多事情,就可以找到其中的因缘,也可以从所见的当下选择中,看到未来的样子。
04
重新找寻生命所“需”
基于这样的宇宙观、生命观、人体观,我们会生发出另一种“需求”体系,会更能看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,该做什么,不改做什么。
对于我们来讲,
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,是十分重要的;
能取自己所需,也是生命的智慧。
当然,当明确自己所需之后,如何实现需求也是生命中需要面临的课题。
05
需卦
在古人的智慧体系中,《易》中有一个“需卦”,或许可以展现某个维度的规律。
《易》中需卦叫水天需,下面是天,上面是雨,雨还没有落下来。
雨在天上还没落下来,是什么状态,只有云越积越多,然后才会落下来。
所以,需卦在某个维度,似乎在说:还需慢慢积累,等待机会的到来。
《彖》日:
需,须也,险在前也。刚健而不陷,其义不困穷矣。
需就是找到并获得我们生命中真正必须的东西。
但在这个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,必定有坎坷,然而如果意志坚定,不被干扰,不轻易放弃,就会有吉祥的结果。
这个过程中,最重要的是,“位乎天位,以正中也:
坚守天道,有中正平和之心积蓄力量,耐心等待。
06
实现所需的过程
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?
初九 需于郊,利用恒,无咎。
在寻找自己真正的需求时,就像在郊外荒野,或许还有些迷茫和不确定。
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过程,一个不断确定自己初心和筛掉非所需的过程。
但这个时候,最重要的是用“恒”。
什么是“恒”呢?
这是“恒”的甲骨文。
是上下两横中间一个月的意象。
一个角度的解释是,两横代表天地。
恒是如“天地之间日月”一样,永恒不变。
我们再看“恒”的小篆。
左边一个心,右边是天地之间一舟。
心是说“恒”是生发于内心了。
那右边“为什么有天地之间一舟”意象呢?
在我们的文化中,也多有仙人乘槎往返于天地之间的故事。
晋朝张华在《博物志》中提到:
天河与海通,近世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有浮槎,来去不失期。
说古时,天上银河与地上大海相连。近世有海岛,居民每年八月乘槎来往于大海与银河之间,从不失期。
所以,这“恒”中的天地之一舟也确有其事了。
那从这个角度“恒”是什么呢?
恒是,心中对往来天地间的坚守和信念。
此时的“恒”又多了一份诗意和提醒:
提醒我们最初的“恒”是对“天地联结”的坚守。
回归到这里,用“恒”是什么呢?
除了坚持,还有是在“坚持的选择”上,这条选择的路是要能“往来天地间”的,是通天之路。
在这样的“用恒”下,往前走的过程中,真正生命所需才慢慢会越来越明朗。
九二 需于沙,小有言,终吉。
在前行的路上,免不了会面对非议和各种不同阻碍,这是非常正常的,但只要保持中正之心,坚守正道,终会吉祥。
九三 需于泥,致寇至。
《象》日:自我“致寇”,敬慎不败也。
再往前走,前面面临的可能就是“泥沼”,可能会陷入泥潭,会有意想不到的危险,这叫“致寇至”。
但这个“致寇”,是自我“致寇”。
也就是外在的环境本质都是自己招来的,一切皆由“我心”而化。
当没有这个心,一切都会消失。
就像《西游记》中六耳猕猴的出现是孙悟空自己的心招致一样。
所以,此时需要两个字留于心。
叫“敬”“慎”。
何谓“敬”。
是一个人下跪,竖起耳朵的意向。
自古人皆跪者,只有天地师父母。
这个跪,是满满的诚意和敬畏。
何谓“慎”?
这是“慎”的小篆。
心旁是个真。
真心为慎。
慎是什么?
是使自己心意真诚。
这不仅指不欺骗别人,更要能做到不欺骗自己,以最诚实的真心对自己。
从另一个角度上讲,心归真为“慎”。
慎是真心,也是诚心。
传统文化中经常讲“慎独”。
说追求道德修养的君子,哪怕在独自一人时,也是诚实慎重的对待自己,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心念,每一个行为,不丢失内在的光明和美好的气质,不背离道的准则。
所以,慎,不是做谨小慎微的人,做什么都畏畏缩缩,犹犹豫豫、胆胆怯怯。
那丢失了生命的精神气。
慎,是坦荡光明的。
是永远保持对自己真实、诚实的状态,是对自己生命的敬重,而有所坚守。
这份坚守的“真心”不是为求得什么,彰显什么,是因为人的“真我”状态本就是干净清透,回归道的状态。
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,并非刻意,当内心清明的时候,自然会回归这种简单朴素的真实状态,这也就返本归真。
所以,当生命陷入泥沼之时,保持对天地的敬畏,做到行为归真,慎独,时常自我反省,终究不会失败。
六四 需于血,出自穴。
《象》日:“需于血”,顺以听也。
这个阶段可能会有大的困难,这个时候,最重要的是不要妄动。
而要“顺”。
什么是“顺”?
这是“顺”
是一人睁大眼睛看川流顺势而下的样子。
《说文》讲,顺,理也。
这个理,是天之理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中讲,川之流,順之至也。
我们看川流顺势而下,是因地因势而成:随方就方,随圆就圆,随高就高,随低就低,哪里需要,我就把水流到哪里去,唯不改的天定的方向。
所以,从这个角度上讲,顺是,顺应一切变化,听从天命的安排,听从上天的旨意。
这就是臣服于天的智慧。
当然,“天”有很广的含义和很深的内涵。
人如果懂得臣服于天,是一种非常大的智慧。
这是一个抛却小我,让“天心和道心”注入自己生命的过程。
所以,当大的困难来临的时候,不要对抗,而是敬顺天意,真正相信天道,把自己交出去。
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获。
这似乎对很多人来讲,很难做到。
因为一般人都太相信自己的力量了,而忘记了还有天助。
九五 需于酒食,贞吉。《象》日:“酒食贞吉”,以中正也。
当一个人真正的可以与“天道”同周流的时候。
那所需就不在外,也无需从外在寻求。
真正的实践之路就变得无比广大,不是在生活之外重建一条路,而是就在生活之中。
在朴素的生命之中,踏踏实实,平平淡淡,回归生活,回归生活的常态,以恬然的心饮食宴乐。
此时,唯有保持“中正”。
中者,贯通天地之道。
正者,守一(道)以止。
所以,回归生活的饮食宴乐并非无度的,而是保持节制,一切取恰宜刚刚好的状态。
上六 入于穴,有不速之客三人来,敬之,终吉。
这个过程,或许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,这很正常。
此时,只要以最大的善意和诚意,以恭敬之心对待,以真正对对方好的心态来托举别人,终究会有好的结果。
经过这样一个过程,所需终归于吉。
以上就是“借《易》”来聊聊“需”了,当然,其实所说也与《易》无关了。
07
写在后面
我们发现,当我们知道自己每个阶段会遇到什么,并知道自己需要如何用中正适度的方式化解,最终完成自己的初心的过程,就是需。
简单来讲,也就是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,我会遇到什么,我又需要如何做。
在这条路上:
用恒、中正、适度、善意、恭敬,顺应天命,坚守天道,终会吉祥。
或许,这就是真正“需”字里的故事吧。
以上观点只是一家之言,个人浅层次局限的理解,以抛砖引玉,闲来自娱自乐。
对于汉字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悟。
很多时候,在聊一些字的时候,我也并没有完全依照《说文解字》或者“训诂学”或者传统意义上大家对汉字理解去表达。
我所说的也只能算是自己的汉字体悟,并不是什么绝对的真理,权当茶余饭后的消遣就好。
若能有一两句让人读了还有点会心一笑的欣喜,那就是充满感激的意外所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