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言不由衷】的读音、意思和故事

言不由衷,汉语成语,拼音yán bù yóu zhōng,常用来形容说的不是真心话,心口不一。言不由衷是生活中比较常用的一个成语,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的成语典故和基本含义吧。 基本信息 【中文名】:言不由衷 【拼 音】:yán bù yóu zhōng 【英 文】:speak …

言不由衷,汉语成语,拼音yán bù yóu zhōng,常用来形容说的不是真心话,心口不一。言不由衷是生活中比较常用的一个成语,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的成语典故和基本含义吧。

基本信息

【中文名】:言不由衷

【拼 音】:yán bù yóu zhōng

【英 文】:speak affectedlly

【近义词】:言行不一 口是心非 口蜜腹剑

【反义词】:由衷之言 言之有信 出自肺腑

【成语出处】: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

基本释义

由:从;衷:内心。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;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;指心口不一。

成语造句

1、他不喜欢交际场合,因为人们说的多是些言不由衷的应酬话。

2、他可能受到威胁,所以说了这些言不由衷的话。

3、人心就像水面的倒影,常常言不由衷摇摆不定,然而,人们最原本的内心,是渴望着相互接纳的。

成语典故

言不由衷原作信不由中,指诚信不由中,信,人言也,亦言不由中意。春秋初年,周平王性格软弱,王室政权完全掌握在诸侯国的郑武公和其子郑庄公手里。对于这样的情况,周平王常常觉得不安,所以想将部分权力转移到虢公手上。郑庄公得知后,前往质问,周平王慑于庄公的气势,只好赶紧否认,并且与郑国交换人质以示诚信。但平王死后,桓王继位,便真地将政权移转到虢公手里。郑庄公大为愤怒,于是强夺了周朝两座城池所收成的作物以示报复。周、郑两国从此交恶。史家对这件事的评论是:如果承诺不是发自于内心,即使强留人质作为抵押,仍然无法保证彼此能信守约定。但如果行事能秉持忠恕之道,遵循礼法,即使没有任何抵押物,也不会破坏盟约。

后来言不由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言词与心意相违背,今则多泛指心口不一,虚应敷衍。

作者: admin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