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风景名胜众多,人们有把同类名胜并称“几大××”的习惯。如四大名楼,指江西南昌滕王阁、湖北武汉黄鹤楼、湖南岳阳岳阳楼、山西永济鹳雀楼(一说为山东烟台蓬莱阁);十大名关,指河北秦皇岛山海关、陕西渭南潼关、甘肃嘉峪关、北京居庸关、广西凭祥友谊关、山西代县雁门关、河北易县紫荆关、四川…
我国风景名胜众多,人们有把同类名胜并称“几大××”的习惯。如四大名楼,指江西南昌滕王阁、湖北武汉黄鹤楼、湖南岳阳岳阳楼、山西永济鹳雀楼(一说为山东烟台蓬莱阁);十大名关,指河北秦皇岛山海关、陕西渭南潼关、甘肃嘉峪关、北京居庸关、广西凭祥友谊关、山西代县雁门关、河北易县紫荆关、四川剑阁剑门关、山西平定娘子关、河南与湖北交界处武胜关;等等。
在并称的名胜中,有一个有趣的现象,就是人们特别钟爱“八景”。作为代表的八处景物常常是某一地区著名景物的集合,是该地区历史和人文的重要反映和象征,历代文人墨客也多予以题咏描绘。八景的选择、评议、命名、更新也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。如燕京八景,也称“燕山八景”或“燕台八景”,包括太液秋风、琼岛春阴、金台夕照、蓟门烟树、西山晴雪、玉泉趵突、卢沟晓月、居庸叠翠;洛阳八大景,包括龙门山色、马寺钟声、金谷春晴、邙山晚眺、天津晓月、洛浦秋风、平泉朝游、铜驼暮雨;等等。大到省(大致相当于古代的“州”)、地级市(大致相当于古代的“府”),小到县、镇,“八景”不胜枚举。
“八景”之滥觞可以上溯到北宋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。《梦溪笔谈·卷十七》中有一则:“度支员外郎宋迪,工画,尤善为平远山水。其得意者,有‘平沙雁落、远浦帆归、山市晴岚、江天暮雪、洞庭秋月、潇湘夜雨、烟寺晚钟、渔村落照’,谓之‘八景’。好事者多传之。”孔宗翰在虔州(今江西赣州)建造八境台,并将登台所见绘成《虔州八境图》,请苏轼按图题诗八首,是为虔州八景,包括石楼、章贡台、白鹊楼、皂盖楼、郁孤台、马祖岩、尘外亭和峰山。绍圣元年(1094),苏东坡贬官岭南路经虔州时,曾亲临八境台,在遍览旖旎风光之后,深感原诗“未能道其万一”。自宋代开“八景”之先河,后世竞相效仿。
古人为什么爱用“八”而不是其他吉祥数字来总结一地美景?苏轼在《虔州八境图并序》中曾对“八”的来历作出解释:“如知夫八之出乎一也,则夫四海之外,诙诡谲怪,《禹贡》之所书,邹衍之所谈,相如之所赋,虽至千万未有不一者也。”“一生二”而有两极,两极而生四象(东南西北四方),由四方而有八荒。八荒,大可以是宇内的四面八方,小则是一个地域的四至范围,于是,“八景”成为一个地域代表性景物的集合。
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看,传统审美观念喜以偶数为基础的对称美,民间婚期等喜庆日多为偶数日,馈赠礼物也以偶数为基本要求,民间素有“四平八稳”之俗信……“八”是最大的个位偶数,因此,凑“八”是普遍的民俗心理。